2024年8月20日配资盘网,由“游戏科学”开发的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上线,引发轰动。一年后的2025年8月20日,黑神话系列第二部作品《黑神话:钟馗》在2025科隆游戏展上,公布首支CG先导预告片。
这是一个以中国民间传说中的人物“钟馗”为主要创意来源的单机角色扮演游戏。因尚处早期开发阶段,暂无实机内容展示。“游戏科学”表示,“对所有喜爱《黑神话:悟空》的朋友,我们想说:西游,不会到此为止。”
>>为什么先做“钟馗”?
8月20日凌晨4时发布的《黑神话:钟馗》预告片,24小时内播放量迅速突破了1000万,话题也登上热搜。而在官网答疑中,“游戏科学”回应了关于“为什么先做钟馗”的问题:目前天命人的故事已经告一段落,团队渴望尝试一些更有差异的游戏体验、也在世界观与叙事上搞点新鲜玩意。钟馗便是在如此心情与其他诸多因素的综合考量之下,一个自然而然的选择。
当然,同为“黑神话”,在叙事层面,《钟馗》会不会尝试与《悟空》形成呼应甚至互补,还是一个等待在未来解答的未知数。“游戏科学”创始人、CEO、《黑神话:悟空》制作人冯骥,《黑神话:悟空》美术总监杨奇分别在微博发文谈《黑神话:钟馗》。
冯骥说,《黑神话:悟空》发售后有相当长一段时间,我过得云里雾里。DLC(DownloadableContent,是游戏发布后官方提供的可下载扩展内容,用于丰富游戏体验,如新增剧情、地图、角色或玩法,通常需付费获取)当然是个不坏的选择,但此时此刻,我们更想先做一款黑神话的新作——新的英雄,新的玩法,新的视觉,新的技术,新的故事。放开手脚,大胆尝试,不拘定法,从零开始。
展开剩余74%杨奇表示,《黑神话·钟馗》眼下尚无值得展示的实机内容,待做到能见人时,它理应是一番全新的面貌。当然,悟空的故事远未结束,我们也在等待合适的时机,等待更多同道伙伴。
>>探索通往世界级文化现象的道路
有分析表示,《黑神话:悟空》的成功一方面在于它身处中国不断强大起来的大背景中,另一方面在它巧妙使用“文化+科技”手段,以全球通行的视听语言,将中国神话的抽象面相转化为可触可感的交互体验。而《黑神话:钟馗》的登场,则标志着游戏科学正从单一IP开发转向神话谱系的系统性建构。钟馗——这个游走于阴阳边界、兼具恐怖与正义的复杂神祇,恰是延续“黑神话”美学的完美载体。他的捉鬼使命与混沌背景,为游戏机制与叙事提供了更丰富的可能性,也让“黑神话”系列初具“中国神话黑暗宇宙”的雏形。
分析人士还认为,文化的沟通归根结底是心灵的共通、共鸣,所以需要以各方特别是年轻一代能够接受、喜闻乐见的形式来传播,才能成为不同族群共同的精神营养。传统文化本身的深厚积淀,再配以现代的科技手段支撑下的新颖形式,是文化作品魅力绽放的主要原因,《黑神话》系列就是一种有效的探索。
当然“钟馗”面临的挑战远比“悟空”严峻。玩家已从初见“悟空”时的文化惊喜,转向对续作品质的严苛期待。但不管成功与否,“黑神话”系列正在尝试解答一个困扰中国文创多年的难题:如何让传统文化在当代语境中真正“活”起来。这个“活”起来,不是博物馆式的标本陈列,也不是对西方文艺叙事的拙劣模仿,而是让古老神话与现代心灵产生共鸣。游戏中的钟馗是以一种现代的方式,传播着中国人对正义、秩序与混沌的独特理解,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精神媒介。《黑神话:钟馗》的横空出世,不仅是一次产品迭代,更是一场文化宣言,期待它探索出中国游戏通往世界级文化现象的道路。 综合
钟馗的形象缘起唐代,魂系陕西
“钟馗”这个名字可谓家喻户晓,形象频繁出现在年画、戏曲和民间传说之中——豹头环眼,铁面虬髯,执剑捉鬼,正气凛然。但真正了解其身世源流的人并不多。有人说,他是唐代应试落第、愤而自杀的才子;也有人认为,他根本不曾真实存在,只是一个被世代讲述的虚构人物。
西安及周边地区仍保留着钟馗文化印记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陕西哲学与传统文化创新研究会会长王晓勇在接受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专访时表示,目前流传最广的钟馗形象,主要出自清代康熙年间刘璋的《斩鬼传》。书中将他设定为因相貌丑陋而遭拒、自杀而亡的唐朝进士,死后成为阴间判官,专司捉鬼。而钟馗其形象虽遍布全国,但其魂,却始终系在长安。
王晓勇介绍,长安作为唐代的国都,不仅是钟馗传说萌芽的文化土壤,更是其信仰形象成形的起点。据唐代卢肇《逸史》及后来多种笔记所述:开元年间,玄宗病中梦见一小鬼偷走杨贵妃香囊和自己的玉笛,另一大鬼捉住小鬼,挖其目、掰而食之。大鬼自称“钟馗”,是武举不捷之士,立誓为帝王清除邪祟。梦醒后玄宗病愈,遂命吴道子按梦中所见绘出第一张《钟馗捉鬼图》,并“批告天下”,令天下人于岁末张贴,驱邪纳福。这道来自长安宫廷的敕令,可视为钟馗信仰走向全民化的原点。
王晓勇介绍,从历史地理上看,许多早期文献将钟馗认定为“终南进士”。终南山,这座位于长安以南、被赋予无数仙侠传说与隐逸文化的山脉,如同一道天然的屏障与精神象征,守卫着帝都,也滋养着神话。时至今日,西安及周边地区仍保留着中国最为浓厚的钟馗文化印记。在西安市周至县(古称“盩厔”),钟馗信仰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传说钟馗的祖籍为周至终南镇,又传说其出生地为陕西户县甘河(现西安鄠邑区)。每年春节或端午,当地仍会举办挂钟馗像、跳钟馗舞的民俗活动,其形象深入肌理,已成为地方文化身份的一部分。
因此,钟馗与西安的渊源,远非简单的“发生地”关系。这座城市见证了他从一段宫廷轶闻,演变为一位全民信仰的神祇,再沉淀为一项延续千年的民俗符号。
在游戏中,钟馗具备极强的叙事潜力
宋代也有学者指出,钟馗或并无其人。王晓勇介绍,宋代的沈括在《补笔谈》中,列举多个前朝以“钟馗”(或写作“钟葵”)为名的人物,指出其名源远流长,并推测“钟馗”实为“终葵”的谐音演变——原为古时一种形如椎的器物,用以驱邪。齐地人称“椎”为“终葵”,而“钟馗”正是这一器物逐渐神格化、人格化的结果。
王晓勇说,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新唐书》《旧唐书》等正史,还是较为可靠的唐代文献,均无“钟馗其人”的确切记载。他更像是一个凝聚了民间恐惧与期望的复合形象——从器物之名,到人格神,再成为跨越阴阳两界的正义判官。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曾点评《钟馗斩鬼传》《平妖传》等作品,进一步推动这一形象在文学世界的扎根。
对于《黑神话》系列在国内外掀起的热潮,王晓勇点评称,比起孙悟空的反叛与自由,钟馗更代表秩序、正义与人间善恶的裁决——一个更具暗黑气质和哲学张力的“神”。他有悲剧性的前世,有威严的现世配资盘网,更有穿梭人鬼两界的权力。在游戏这样一个互动媒介中,这样的角色无疑具备极强的叙事潜力。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王煜鑫
发布于:陕西省股票实盘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